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 登陆 | 注册 | English 
关键字:   范围:
新闻中心
新闻资讯
组织动态
专题报道
活动预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未来中国·领军人物大讲堂走进广西师范大学 现场实录

 


主题:领军人物大讲堂走进广西师范大学

时间:2011年11月25日

地点: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校区

嘉宾:路一鸣  未来中国导师、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路一鸣:
谢谢大家这么热情。各位不好意思,我们ING的代表杨总和我们的罗院长都坐在地上,所以我临时决定也不用椅子了,本来我也可以坐在地上,但可能后面的同学看不清。非常感谢大家今天来看看活的路一鸣,我知道大家都有好奇,大家平时都是在电视上看见我,或者是在网上看一些视频,今天能够有机会这么近距离的跟同学们交流,我也很珍惜这个机会。
我来之前,好像我们大学好多社团在网上发微博说路一鸣要来了,有人在微博上问我说你准备好了吗?我当时给他回复了,我说我没准备好,我确实没有准备好,因为最近的工作比较忙,而且我每次到大学演讲的时候都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我不知道该跟同学们说点什么。我大学毕业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了,我上大学的时候,大概各位才出生,不过今天参加了前面发放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活动之后,我觉得我可以和同学们做一个交流了。
我先问一下,我刚才上台发言的两位同学,一个叫王勇一个叫周大朝的同学,现在还在现场吗?我们请他们到场上来。欢迎王勇,这位是我们优秀研究生的获得者,周大朝小心一点,不要踩到女同学的裙子,是一位很健壮的小伙子,欢迎周大朝。
现场一定有很多的同学也参加了刚才的奖学金的发放仪式,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他们的事迹,我还记得,王勇同学在研究生期间,到目前为止已经发表过7篇论文,这个成绩比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要高出很多,确实是这样,我先问问王勇,你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写文章?哪有那么多的精力看那么多的参考资料?

王勇:
我觉得这是我的理想,这样会过得比较充实一点。像我在学生会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一般都是比较忙的,我都是很晚很晚才睡觉,但是我觉得这种生活是我想要的,因为这样使我很有成就感,也很充实,我也不想让我的青春被浪费,我希望将来回想起这三年不会后悔。

路一鸣:
好样的。周末的时候你都会干什么呢?

王勇:
最近一般就是上上自习,还有就是看看电影,有的时候玩三国杀,偶尔也会玩一些其他的,只是自己完成了任务就奖励一下自己。

路一鸣:
很有节制。平时晚上在学校自习到几点?

王勇:
老师对我们的学术要求比较高,老师的要求我没有达到,老师要我们两点之前不要睡觉,我一般是看到10点左右,之后玩一玩,然后为第二天制订一些规划。

路一鸣:
每天学习的时间安排得很好。但如果真的每天都要凌晨两点才能睡觉的话,那你可能还得找一个广西中医大学的副导师,调理一下,太拼命了也不好,咱们不能把身体搞跨了。周大朝我问问你,你是大一对吧?
周大朝:对,大一新生。
路一鸣:刚才我们很多的同学在听了你讲述家里的困难情况以后,很多同学是后进来的,我给大家叙述一下。周大朝同学的父亲肝癌晚期去世的,去世的时候66岁,他的母亲已经70岁了,二哥是有严重的精神病,常年住在安定医院,他在高中的时候到寒暑假就会到中药厂里面去打工挣钱,他现在生活费和学费都是靠大哥大嫂在外面的打工、包括务农来资助他的,全家的重担都在他大哥、大嫂身上,他很不容易地才来道广西师范大学。我说的对吧?

周大朝:
对,很对。

路一鸣:
你刚入学的时候,觉得跟周边的同学有差距吗?

周大朝:
不觉得,因为我不告诉他们。

路一鸣:
但是现在同学们都知道了,而且你在这么一个大庭广众的场合把自己家里面的苦难的经历都说出来,你心里难受吗?

周大朝:
不难受,因为他们迟早会知道的,我会经常申请奖助学金。

路一鸣:
奖助学金够用吗?

周大朝:
严格来说应该是不够用的,不过我会有额外的来源。

路一鸣:
你额外的经济来源是什么呢?

周大朝:
寒暑假继续努力打工。

路一鸣:
你都打什么工?

周大朝:
哪样挣钱就打哪样。

路一鸣:
很不容易的,我们身边的一个同学,我看我们同学手里拿的相机、手机都是五花八门的,有的还挺贵的。可是我们也应该想到我们身边也有像周大朝这样的同学,虽然家庭很困难,但是很努力、很乐观,也有像王勇这样的同学,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也打
游戏,但是是有节制的。生活安排得很充实。总之像他们这样的大学生活,回头再看的时候,遗憾会很少很少,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好,谢谢你们。

我今天要跟他们聊的话题是责任,这个话题很抽象,什么是责任?我注意到刚才有的同学等得有一点着急了,说实话我也是。等到王勇同学上台发言的时候,后面的同学已经不耐烦了。我能理解大家的心情,但是当我们想聆听一个我们心中很聪明很智慧的人给我们讲责任的时候,我们恰恰忽视了我们身边的人,我们生活中的细节和小事。尤其是在周大朝讲述他的家庭情况的时候,我注意了周围同学的反映,凡是和周大朝一样的来拿助学金的同学们,他们的表情都很严肃,有的同学甚至都低下了头,周大朝的经历已经勾起了他们的共鸣。不过我最高兴的是看到最开始有些等得不耐烦的同学,慢慢的都把头抬起来了,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周大朝同学身上了。

从这些生活的小事当中就能体现一个人的责任,说到责任的时候都已经很严重了。责任的基础之一应该同情,责任的第二个基础应该是敬佩,敬佩再升一级,叫敬畏。我们很期待跟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在一起对话,因为他是来自中央电视台的,因为他在读大学的时候曾经获得过那些让人们眼馋的成绩。但就在我们身边其实就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如果我们忽视了他们,觉得他们的经验,他们的生活经历对我们没有帮助、没有启示,我们恰恰在这个时候忘记了责任的根源在哪儿。我们太像一个学生了,太想听一堂关于责任的哲学、

社会学、法律、历史等等人文科学方面的综述报告了,但恰恰相反,我们今天这个活动的主题,是源于我们生活的细节。
年轻人有什么责任?我在接到这个命题的时候心里很纠结,因为我不太希望给同学们设定一些责任,我甚至不试图去指出同学们平时没有意识到的这些责任,这些经常在媒体上出现的字眼,比如说只有救人是责任,是不是只有救人了以后被冤枉了才能体现我们人格的伟大?不是。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对同学们的要求太高了,况且我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甚至觉得我们这个社会不太有资格要求同学们再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因为这个社会的正常运转是需要各司其职,如果我们把责任推给我们的弟弟妹妹,甚至是下一代,那就意味着现在该承担责任的人他们没有负责。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的同学,他们的家庭那么困难,在家庭困难的情况下反而反衬出他求学、上进的品德有多么地不容易、多么地宝贵?

反过来我们看看问题的根源,为什么贫穷?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有很多的同学是来自经管学院的,一定有同学研究发展经济学。贫困的原因很复杂,要想解决贫困,方法也很多,但路径依然坎坷。在更多的同学们还没有准备好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的时候,把这些责任用我们这些已经成为社会主流人物的价值观硬塞到同学们的手里,我觉得这是不公平的。那是不是目前同学们就没有责任了呢?我看也不是,同学们最大的责任在于让我们身边的人过得幸福,这恐怕是贯穿人一生的责任,不管你现在是一个学生,将来大家都要成立家庭,都要有孩子,那时候你身上由婚姻带来的各种社会整合压力就会更大,你那时候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你还有上升的压力,因为只有上升你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这些资源用来让你的家人过的更稳定。

在学校阶段,同学们的责任除了让自己身边的人过得更幸福,还有就是要为未来做好准备。这两点我今天稍微的展开说一下,什么叫让你身边的人过得更幸福?我知道你们大学的宿舍包括研究生在内都是几个人一个宿舍,每一个人来到大学之前,可能在家里,在中学都是佼佼者,我们听够了褒奖的话、赞扬的话,甚至是羡慕嫉妒的话,当来到大学之后,我们每一个人都特别在乎自己的表现,特别在乎自己内心的感受。所以到了一个宿舍里之后,当我们发现我们同宿舍的人,我们同班的人,我们的对手,我们身边的人同样很优秀的时候,我们心理会发生微妙的变化。由于高考养成的竞争意识,到了大学阶段,依然没有散去,成为了一种惯性,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当中一直延续下去。那么这个竞争应该体现在什么地方?竞争带来创造?竞争带来进步,可它应该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应该体现在我们更多地去做社会调查,去研究导师布置给我们的课题,有没有更创新的研究方法?有没有更新颖的思路?我们的结论是不是能够成为知识,传递下去?

但往往我们在大学生活中,体会到的竞争绝不仅仅来自于学业。甚至有的时候对于一些学习好的同学我们甚至会嗤之以鼻,我们觉得他们的生活很单调,我们觉得他们跟我们不是一类人,我们的竞争更多会在其他的层面展开,比如说谁在学校里有更多的朋友,谁认识更多的老师,谁能把校外的资源引进到校内来,甚至谁的表现比我稍微好一点,在同学们面前更引人注目,可能都会让我们心里不舒服。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现象。非常可惜的是我发现在中国绝大多数的高校中,没有对同学们性格和心理的养成有专门的课程和辅导,而我们在升入大学之前,早就被高考折磨地只知道成绩,只知道优秀,我们的很多感官都退化了,我们对别人的反应、别人的愤怒、别人的尴尬根本就不敏感,我们觉得这不关我们的事,那是他的问题,只要我优秀,只要我更引人注目,我就会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这才是我应该做的。最后我们都会活成一个个看上去很优秀甚至很卓越,但是很孤独、没有人喜欢的人。那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生活当中,缺乏了一种最起码的责任意识。我们甚至不会顾及到我们的行为对周围的人产生的影响,我们睡得晚了,别人已经睡了,我们是不是还要聊天?还要开电脑,这是我的自由,他人也有他人的自由,他人甚至应该要获得你的尊敬。在这些生活细节的养成中,我们今天的主题——责任,才有可能被提及。就像大家如果没有学过唐诗宋词,我没有办法去跟你交流古诗词的韵律。先有了基础,对周围人的尊敬、同情、呵护,我们才有可能生发出责任。

责任不是今天我们在运动会的现场去担当维持秩序的那些角色,什么巡逻队、护卫队,或者是作为学生干部,牺牲了去玩的时候,听报告的时间,来看一眼路一鸣的时间,去做一个为同学们服务的事,他们心里不舒服,这个就不叫责任。你不能从你的生活、你的行为当中体会到快乐,你的行为也不能给别人带来快乐,一切都是被别人设定好的,我们按部就班地去执行,那就谈不到责任,甚至谈不到这个人被人接受的基础。这是生活的细节。可是一个人的责任心恰恰是长期的在这种生活的细节当中养成的。

我们《道德观察》以前做过一期节目,是在一个深山里,上海来的大学生在黄山一个偏僻的地方,掉到了半山腰,一个悬崖上,那是一条未开发的山顶的路,他在那呼救,后来当地一个砍柴的人路过,听到了他的呼救,那一天正好他砍柴的时候手被一条毒蛇给咬了,他认识那一条蛇,他知道如果不赶紧去救他的手,手就会烂掉,但同时他又听到了呼救声,他正在往山下镇上的诊所跑,听到了呼救声,一看是两个上海的游客,他想都没想就把绳子绑在一棵树上,伸手去拉那个游客,拉的时候他的手就没有知觉了,他知道如果他不赶紧解决他手上的中毒的问题,他的整个胳膊就保不住了。这时候他就拿起了砍柴的刀,把自己被咬伤的手指给剁下去了,他知道这样可能会延缓毒侵入身体的时间。他就拿这只血手又去拉那两个上海的游客,后来那两个游客就都获救了。他等不及他们道谢,就飞奔到诊所,在距离诊所大概300米的时候,他昏过去了,因为他中毒了。村里认识他的人就赶紧把他拉到诊所,医生给他紧急处理,因为当地处理蛇毒的常用药还是有的,可是医生说如果再晚来一小时,他连命都没了。我们的记者问他说,这可是你的命啊,他回答得很简单,我拿一条命去换两条命,很值得。我们的记者没有善罢甘休,跟着他回到了他的家里,发现他的家里有一个70多岁的老母亲正在做饭,家里人没有人知道他干过这件事,光知道他的手因为被毒蛇咬了,他自己处理了,给剁掉了。后来我们的记者跟他家里通报了这个情况,镇里的领导也知道了这个情况,给他送锦旗,感谢他们、表扬他们,他妈妈感到很吃惊,她不识字,没有上过学,她认为这个是应该的呀,人家有危险,我们是应该去救啊。我们就问这个当事人,从小你妈妈是怎么带你的,因为他也没有上过几年学,初中都没有读完就回家务农了。他说我从小无论受过谁的帮助我妈妈都要让我去感谢,我们家借了谁的东西,我妈妈都让我去按时地还给人家,而且每次周围的邻居如果有困难的话,我们都会去帮助他,帮人家挑水、打柴。我们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人为什么会有这种生命的责任意识的出现,他不是一下子出现的,是早就孕育在那里,只是有一个契机把它激发了出来,他表现出了这样的行为,他一辈子就是这么过的:邻里互助,相亲相爱。这是一个从前的例子。

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大概在三个月以前,社会上一直在讨论好人有没有好报,好人遭人诬陷该怎么办的时候。在江西出了一起车祸,同村的人拉一个老太太回家,结果路上车翻了,70多岁的老太太死了。开农用三轮车的人很过意不去,因为都是邻居,都认识,就拿了4000块钱想赔给对方,因为抢救没有抢救过来,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结果这个死者老太太的家里4次拒绝了赔偿金,他们的说法是他是在做好事,我们不能让好人没有好报,他是好心啊。后来我们把这两个当事人都请到了我们北京的演播室,我就问他们,你准备拿出的这4000块钱的赔偿金,这些钱对你们家来说意味着什么?他说,我们家一年也就挣一万多块钱,我的这个农用三轮车是贷款买的,准备跑一点运输挣钱。后来我问死者的那一家,为什么要拒绝,他们说,我要是拿了这些钱,我这一辈子都睡不好觉,我这一辈子在村里都抬不起头。我问这是你一个人的决定还是全家人都支持你的决定,他说我们全家人都认为不应该拿。我大概问了他七八个问题,他给我的回答永远都是我要是拿了这钱我良心上过不去,我这一辈子都过不好,我在村里抬不起头。后来我们就发现,这种彼此担当的责任也是他们生活细节当中慢慢养成的,不是因为他们读了太多的文献、资料,他们看过孔子、庄子、苏格拉底、伯拉图,陡然地生出了一种拯救全人类的责任意识,挽救我们这个社会道德滑坡的现状。不是不是,那都是后来媒体加上去的。
所以,要让我们身边的人活得更好,平时就要注意彼此的关怀、彼此的帮助,慢慢我们才会生出这一种责任心,否则我们在一些重大事项上、一些大型活动、一些庆典仪式上所表现出来的所谓的奉献、负责、志愿,都是人为的,都是虚伪的,那不能叫责任,那叫功利,是我们为了获得某一种可能交换过来的资源而做出的一种妥协。

大学生在校园里生活其实是对在社会里生活的一种很好的热身,一种预演,一种体验,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至少大家还能受到学校围墙的保护,我们即便是失败了,伤害也不会太大。如果我们把大学的时间都花在了出去玩儿,跟同学们一起吃饭,交流打游戏的经验,花在网上、手机上的各种聊天工具,经常用这种碎片化的交流去沟通去影响的话,恐怕我们就没有心思去体会我们给别人造成的影响,别人给我们的回应,我们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去感受责任带给我们的压力,和我们履行了责任之后的那一份成就感。大学生的生活可以很充实,可以很单调,各种各样的理由都有,但是这些理由只能说给自己听,我们每一个人的定位和价值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的,所以我给大家的第一个建议就是要让自己身边的人活的更好,这恐怕就是我们最基本的责任。
还有一个责任就是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现在的社会有太多的不公正,有太多的我们看不过去的事,他怎么会这样呢?如果这些现象困扰了我们,我建议大家一方面去多读一些分析此类现象成因的书,当你不太可能直接找到针对这一现象专门的论述,但是平时如果就养成了多读一些社会科学方面的书,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哲学的,可能我们会有这样的知识准备,在看到这些现象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它早就存在,不是今天才有的。这些现象之所以让我们触目惊心,让我们觉得不能够接受,是因为现在的媒体太发达了,我们每天的资讯来自各种各样的媒体,传统的媒体、新兴媒体、网络媒体,媒体为了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在严酷的竞争当中求得一席之地,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地把一个事情报道得触目惊心,天花乱坠,我们看完了就会得出一个对这件事,或者是对这一类事的基本判断和基本印象。但是如果每天我们只是这样读文章、新闻报道还不够,对大学生来说远远不够,我们要懂得这个社会运行和发展的规律。

幸好我们是学经济和管理的,离其他的相关的社会科学很近,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学校就已经在鼓励培养交叉学科的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本专业,很多的知识很多专门的学科,读到底的时候跟其他的方面,甚至是艺术都有相通的部分。我是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的,我们学校有一个很著名的院士,他平时最大的爱好不是呆在实验室里,而是拉小提琴,他从音乐当中领会到自然、世界、人生的意义,反过来他会观察他在实验室里面的中子、原子、质子,两者呼应下来非常有趣。很多东西的道理是相通的。我们看了很多的其他学科大家们写的文章,如果我们对本学科足够精深的话,他们最后要表述的道理跟我们所掌握的很一致,但是这些文章这些书我们一定要去读,读完了以后我们才有这样的共鸣、这样的呼应,否则我们只能是拘泥于我们这个小专业,我们这一小块事业,而对社会上很多事情发生的现象我们依然用情绪去回应它,这个世界上最不可靠的就是情绪,因为情绪可以随时发生变化,当你发现这个事实不是你原来掌握的那样的,又补充了新的信息的时候,你可能会恍然大悟,可能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可是这个信息本来都是媒体给你的,都是很浅显的信息,如果你只根据这些信息得出自己的结论和判断,那问题可能主要还在于你对这个信息、对这个新闻报告解读得还不够深。我知道同学们,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有了新的媒体帮助以后,可以更多地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发表自己对社会生活的意见和态度。我们可以数一数我们曾经说过的那些话当中有多少是言之有物的,有多少只是一个情绪的表达,表示愤慨,更别说现在的微博上还有只用表情帖来回应的方法。有的人在做这个方面的业务当中,已经精深到了让大家都懒得去说话了,让你们懒得去说话的人,他们工作得很勤奋,他们充分地抓住了用户的心理,所以他们可以在这个社会当中有很高的地位,他们在整个产业当中具有领导优势,而我们这些只有被动接受的使用群体,对他们自然只能是高山仰止,最后用他们交给我们的这个工具去发泄这些不值一钱的情绪,我们被他们耍了。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责任有要求,比如我将来要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我要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大学生,那么你要想好,我们的责任从哪里来?你凭什么来负责?不是因为你能言善辩,不是因为你说话声音大,不是因为你的表情帖用得最贴切,而是你在这个问题上的理解比别人更深刻,看得更长远,因为你掌握了更多的知识。

一个更有利的补充是我们在看了很多书之后,我建议大家要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去体验、去考察。我们有很多的同学是来自五湖四海,到了寒暑假的时候可以互相地串联一下,今年的暑假去你们家,明年的暑假去我们家,不能光吃喝玩乐,要去看看那的人是怎么生活的,要去体验那的人的日常的生活状态。我现在还有一个我认为很好的习惯,我到了一个城市之后,如果有时间我都会坐那个城市的公共汽车,我很少打车去那个地方。因为坐公共汽车给我的感受就是我是这个城市的市民,我要体验他们的生活。如果时间再充裕一点,我就会徒步在他们的小巷子里面走一走、看一看、转一转,不能走马观花地看完了东西就完了,这个地方不光是有风景,就像是我们桂林,不光是有漓江、山水甲天下,还有很多我们去玩味的东西。这样的生活的直接体验,有的时候会比读书给你带来更多、更大、更强的刺激。就像是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很多贫困的大学生他们自强不息,他们不如今天我们见到的实实在在的同学,他就和我们在一起,在我们身边,他亲口给我们讲述,甚至也不如我们到其他的同学们家里去看一看的那个感受来得强烈。
什么是责任?是你了解了实际情况,又有了足够的眼界之后,深挖出来的行之有效的行动和言论,否则我们的话就都是口水话,就像我们最不爱看的一些电视节目里有的主持人说的话一样。我就先说到这。

主持人:
现在进入提问环节,请大家举手示意。

提问1:
我是广西师范大学研二的学生,一直看您的节目,看了这么多期的《道德观察》之后,想问您一个问题,您对现在我们的大学生的道德现象有什么样的感受?谢谢。

路一鸣:
我对大学生的道德现象没有一个统一的感受,因为大学生总是给我们不同的侧面,有的时候他们很让我失望,有的时候也能让我惊喜,说明了大家心里那一片善良的土壤还在,要看我们接收到了什么样的种子,我们接收到了一个善良的种子,会生出善良的结果,我们接收到了一个邪恶的种子,就会生出不道德的后果。你说现在社会什么是道德?什么是不道德?我告诉大家这个困惑也不是今天才有的,是有了道德这个说法之后就一直在争论的。什么是道德?救人一命,然后收取酬谢,这是道德吗?这好像在我们小学的时候就知道这个不道德,孔子说它道德,因为不收人的酬谢,更多的人就不会去做好事了,所以你得收酬谢。你个人道德更高,那是你的事,我们的任务是让全社会都道德起来。大学生也一样,很多时候大家表现得有一点不负责任,有一点情绪化,有一点自以为是,有一点以自我为中心,但是在很多重大事项出现的时候,同学们表现得又是那么的理性那么冷静,那么愿意身体力行,那么愿意去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我看到了同学们身上不同的侧面,所以我就在反思,怎么会有这样截然相反的表现?可能我们平时的养成习惯做得不够,我们对周围平时生活中的小事不介意,所以只要有大是大非的时候,我们就会表现得很有道德,很有责任感,但是有一些小事因为我们平时不介意,所以就会有让我们的失望的表现。我今天给大家的第一个建议其实就是针对这个现象来的,我今天确实没有准备更多的大道理,深刻的道理,思辨的道理,因为这些东西大家通过读书、体验都能够得到,恰恰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要关注自己身边的小事,并且要对这个社会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不要被眼前的乱象遮蔽了双眼。

提问2:
老师我有这么一个问题,大学的时候我有一个老师,他曾经参加过一些高考的阅卷,他说他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一个孩子写他家里面很困难,父母出现了一些问题,他很感动,他就给了这一篇作文高分,结果后来他发现好几篇都是这样的。我并不是要批评什么,老师给我们提到了一个词,叫贩卖苦难,可能很多时候我们把自己的事情拿出去说,有一点贩卖苦难的感觉,其实谁人背后又没有故事呢?怎么样才能让我们没有必要去主动说我们自己的故事,就有人给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怎么样才能达到不需要把任何事情拿出去说,这个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路一鸣:
我首先不同意这个阅卷老师的做法,同情心用错了地方了,因为这里不是比较谁更苦,而是谁的作答更标准、更优秀。怎么样能让这些事不用人说,不用老去嚷嚷,不用老去找中央电视台,就能解决?我需要一套制度,在制度的背后,我们需要调整我们的文化。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咱们国家的法律还是很健全的,但是执行的时候又感觉好像没有法律。就是制度不能停留在纸面上,当然了制度的建设首先要完成对制度空缺的弥补,比如醉驾入刑,这个就是对法律空白的弥补,有了这个制度,我们在执法的过程中,在对社会行为规范的时候就有法可依,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许以后会出现关于校车运行安全的制度。但是制度的运行是需要有文化积累的。中国的文化长期以来,儒家文化更在乎内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个公共的统一的标准不太介意,我们更在乎非正式的制度,所以在具体的制度执行的过程中,不用给你们举例子,你们看新闻就有,身边就有,家乡谁分的地多,拆迁的时候,为什么他家的房子就补5万?我家的房子就补3万?明明是有制度的,为什么不执行?是因为我们没有一个很好的支撑这个制度的文化。我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非常厉害,出了一本书叫做《袁氏当国》,我给这本书做个广告。革命党人在孙中山的带领下,想推翻封建帝制,那为什么他们没有进而让中国变成一个立宪国家?这是个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这本书里面,大家回去看这一本书。除了文化之外,文化的扭转不是一朝一夕的,它已经延续了很多年,我们从小就被这种文化所熏陶,除此之外我们这个社会还要加强民族的气氛,不要总是给人一种有一群人说一不二的印象,这个印象甚至都可以形成习惯,那我们自然就没有办法有强有力的力量去调整、扭转、甚至是否定主宰的力量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实践中的错误。这个恐怕都是我们在未来的工作当中会面临的问题。我希望大家能够在这个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这和我之前讲的让身边的人活得幸福,一点也不矛盾,你承担了这个岗位的责任,你身边的人,还有你这个岗位身边所辐射的人就会获得幸福,而你要做到这一点,不用有人总是向你哭喊你才去解决他们的问题,你只需要去执行本来已经有的制度。

提问3:
陆老师,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身边的人为恶,但是没有侵害到我的利益,我是否要去阻止?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我想请您帮我解释三个词,责任、道德和法律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请老师谈一下您的见解。

路一鸣:
同学们看来都喜欢抽象的问题。你身边的人为恶要不要去阻止。什么是阻止?阻止是你挺身而出?不见得,挺身而出对很多人来说要求很高,可能他没有那个勇气,甚至是没有那个能力,挺身而出门牙被打掉了,很有可能会有这种情况。但是怎么样叫阻止呢?我们有其他的办法,现在都学会了遇到歹徒的时候、遇到落水的人的时候,有的时候不用自己出手,我们可以打电话,打110、打119。看到你身边的人在没有影响到你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直接地去对抗,要看当时的情形,如果直接对抗会给你造成伤害的话,我建议大家不要去直接地对抗,但是不是对这个事置之不理,而是借助其他的方法来扭转这个悬念,这个问题,在我们同学们身上出现很正常,在很多已经不是大学生的人身上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甚至一个人可能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总有人去置疑这个问题,去阻止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只是可能被遏制,因为社会生活的发展、运行机制是非常复杂的,不像我们做数学一样从A到B有严格的推导公式,这个社会发展不是按照逻辑进行的,否则的话各个国家的总统就应该是逻辑学家,它很复杂。第二个问题是责任、道德和法律,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是法律的基础,道德和法律共同托起了责任。

提问4:
我们中国一向是一个自由的国家,想排队就可以排队,别人都是排成之字型,我们可以排成平底锅。我们的制度的作用对我们来讲好象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最根本的应该是越来越完善我们的制度吗?还是越来越强化我们的责任感?

路一鸣:
这不是两个方向,这是一个方向啊。有了责任感以后你就会去严格地执行你的制度,而且你会主动地发现制度当中的漏洞。先做好道德规范的事,这个基础要做好就已经很难了。制度是有白纸黑字的,我们可以看到,跟制度不对应的时候,我们就会有羞耻
心,哪怕这个羞耻心我们藏起来不让别人看出来,别人没有看出来我就算是侥幸逃脱了。但是道德是基本上没有白纸黑字那么明确的,是人遵守自己内心的良知。我们得对周围的人有感知,对他们的反应有接受,我们才能做到这一点,这个更基础也更关键,要实现这一点也更难。到了制度的层面,其实已经是大家在普遍的道德上已经有共识了才能产生这个制度,然后大家才会去拥护这个制度,才能坚决地去执行。当然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之间运行的关系互相地影响,还好我们是学管理的学生,有很多与这方面有关的书,同学们可以去查阅一下,不能做更多的解释了。

提问5:
我看了很多书,我想问的问题是,看到西方的一些大学的理念,大学怎么样发展才可以跟西方的国家一样?我们中国的大学怎么办成这样了?请问您有什么想法?

路一鸣:
首先我们应该向这个同学学习,读了很多的书。确实是这样,能在大学里面广泛的阅读这一类书的同学是值得尊敬的。这个世界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没有。东方是不是标准,不是;西方是不是标准?也不是。西方的大学为什么会办成那样呢?为什么中国的大学就不能办成那样呢?我们还是不能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我们要从更深层次去找,我们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我们的文化历史和他们一样吗?在那样的大学里面培养出来的优秀的学生们,那些同学们多自由啊,多有主见啊,那我告诉大家,那些同学是从小就受这样的培养。从小老师给学生留的作业就不是去完成习题,而是要写一篇科研报告,要去观察松鼠的作息规律,家里养一个蜥蜴、养一条蛇,甚至是家里面水管的结构,把它拆开看看。咱们从小受的就不是这样的教育吧?从小弄坏了家里的东西还会捱揍呢,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不一样。现在我们很羡慕他们,我也想过那样的大学生活,我不想受这样的教育,对不起,我们必须要面对这样的现实,现实不能选择。孙中山被我们尊称为国父,他愿意过那样的生活吗?中国怎么变成这样了?我们连国家都没有了,全被列强瓜分完了,好不容易出现了一个长得像好人的,还要当皇帝,袁世凯。他跟我们原来是一条心,要推翻清政府,后来不是,是一个大坏蛋,我被人耍了。他抱怨的理由可比我们要严重地多,他面临的社会的复杂局面,他绝望的情绪的理由要比我们要充分得多。可是他仍然选择了要坚强地活下去,要坚强地面对这个现实,并且尽他所能去改变这个现实。我们所面临的现实也是这样,这个不是我们能选的。你到国外的大学去学习过吗?可以听听已经去了那边的同学的想法,他们的感受,他们是不是只有这些让我们羡慕的生活经历和学习经历,他们的压力、他们必须要自己承担的责任,我们有没有面临?相比较一下我们要综合地判断哪一种我们更向往。他们要自己挣学费,他们要自己去组织社团的活动,他们要通过公开地演讲和辩论去竞选社团的学生干部,而且这个学生干部没有加分,考研的时候也不保送,这是他们为自己的未来设计的一条道路,他们必须洒满了汗水地在这条道路上行走,相比之下,我们是不是比他们活的轻松多了吗?然后我们在这里抱怨说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我们先把自己的相关的约束条件设定好,不能只变一个变量,相关的约束条件、那些参数都调整过来再比较,可能得出来的结论会有所不同,但是这一点都不妨碍在现在这个媒体发达的条件下,我们更多地去学习那些我们更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那些更容易和我们产生共鸣的先辈们思想,那些思想就躺在图书馆里,我们广西师范大学的图书馆里就有。我们有没有主动地去挖掘去寻找,中国的、外国的、现在的、从前的,我们一个学期能读上10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的书就算不错了,大家就会有很大的收获,我都比你们对这个出版社贡献大。

提问6:
您刚才说到了责任应该是我们自觉去做的,而不是别人要求的,现在的公益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大,我想问我可以说中国红十字会的责任是去帮助那些人吗?如果是的话,为什么会有郭美美的事呢?我们应该怎么做?

路一鸣:
红十字会最近有一个新上任的副会长,他说郭美美一夜之间就把中国红十字会很多年的基业给毁掉了,我也替他琢磨,怎么会这么脆弱呢?背后的原因是我们这个社会普遍的缺乏信任,而缺乏信任和我们生活中太多的暴露出来的不公平和黑幕让我们有一个预
判,就是这种我们从来不知道是怎么运行的机构,背后肯定有黑幕,一定是有很多的猫腻的,所以只要有一个人说,不管是叫郭美美还是郭丑丑,他怎么样怎么样了,我们都愿意相信,这个是微博上出来的消息,这个是一个人自我表述的内容,对吧?我们现在选择相信他还是不相信他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掌握更多的资料?没有。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更多的资料,所以我们就怀疑,我们就特别想听到里面到底是怎么样运行的,我们想得到他们应该给我们的资料。他做得不对,他没有给我们那些他应该给我们的资料,所以我们对他的怀疑和置疑很正常。但因为怀疑和质疑就产生结论,这个正常吗?因为我们没有拿到足够的资料,所以我们尽可以保持怀疑和置疑,不断地要求他给我们想要的资料,这是他的责任和义务,他如果没有做到,我们就可以批评他,但是由此,一个可能相关、可能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人就怀疑一个运行了那么长时间的组织内部的运行,我们这个结论是不是也太轻率了?你看,这个是我发现同学们给我带来的其中的一面,就是大家很有情绪,但是这个情绪的产生是基于善良的。。如果有一个事件,就像是汶川地震一样,那么多真实的情况都公布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大家的情绪就会朝着积极向上、奉献的方向去喷涌,如果我们一直得不到公开透明的信息,我们自然就会产生这种负面的情绪,但是请大家不要轻易地把这种负面的情绪化成我们对这个社会的结论,直到我们掌握了足够的信息以后,我们才有资格下一个结论,否则我们会在无意中伤害到那些渴望帮助的人。

提问7:
非常感谢路老师给这个机会。我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我们大学生毕业了以后,再面临道德的困惑。我工作了三年现在又回来了,就是要为了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学校里面我们都是意气风发,学校培养我们都是有道德有责任的人,大学生进入社会后面临的困境和挫折,我们大学生出去工作了以后,往往第一年带有大学的责任,有什么都可以去做,敢于去担当,但是在社会中越来越受到的打击和挫折,往往第二年的时候就有一点沉默了,就不敢再担当了,也许到了第三年就会有一些人随波逐流了,在其中也谋取一些利益了。我想问老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怎么才能够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责任的人,在这个时候怎么样才能够在命运面前保持我们对整个社会的这种责任、这种道德?谢谢。

路一鸣:
我听出来了,这个问题很受大家的欢迎。你以一个人的力量去对抗一个群体的压力很难。小悦悦事件知道吧?多让人痛心。但是大家知道不知道,在很久很久以前,在美国发生了类似的事件,比这个小悦悦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个被追杀、马上要强奸的女孩,在整条街上呼喊,63个窗户里面,没有一个人探出来阻止,甚至没有人打电话报警。以一个人的力量去对抗群体的压力,这里面有很多心理学的知识,这方面的书很多,这方面的知识很丰富,大家可以到图书馆去找。我在这不是给大家普及知识的,我把这个引到这个方向就可以了。以一个人的力量去对抗群体的压力是很难的,以一个人的力量去对抗我们看上去乌烟瘴气的社会风气就更难了。在这个时候我们要怎么办?首先我们要充分看到这样的压力、这样的乌烟瘴气,是不是今天才有的?我重复这一句话,是不是今天才有的?或者是我们向往的、纯净的充满了善意和道德的生活,有没有一天曾经在人类的历史上出现过?没有,我很遗憾的告诉大家,从来没有出现过,我们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完全都是在这种复杂的、纠结的、既有善良的、又有邪恶的力量、既有丑恶的一面、又有让我们感动心动的一面的社会现实中发生、发展的。在这样的局面面前,我们该怎么做呢?第一,我们不能主动地去作恶;第二,当我们被迫要参与一个集团的恶行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做出选择,我要不要因为被裹挟去参与其中,这是一个是非问题,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学管理的同学知道路径依赖这个说法吗?我简单地说一下,当一个人做一件事情做得很熟练的时候,他的能力、他的资源禀赋、他的配制都会围绕他的主项的能力发展,所以他接下来的事情一定会跟前面做的事情有关,这样才更有可能边际成本最小地去获得最大化的收益。这就叫路径依赖,就像我做主持人,现在中央电视台把路一鸣给开除了,我可能啥也干不了,因为我的能力都建立在做主持人的这一条路上的基础上,因为有了路径依赖,所以我们很难从现实的资源和利益的包围圈中解脱出来,这个决定很艰难。但是如果我们想清楚了这一生我们要什么?恐怕我们就能做出这样的决定了。是不是只有这一个组织我可以栖身?是不是只有这样的生活我才可以接受,我别无他法?如果确实目前没有其他的选择,那只好先忍耐,这个是很残酷的现实,只好先忍耐。如果我有别的选择,或者是我对生活有不同的看法,我对人生的意义有不同的坐标系,每个参数的权重不一样,我想做出这个选择可能就不那么难了。我再一次提醒大家,我们理想化的、我们追求的目标,人与人之间充满友爱、社会总是很善良,在一个没有宗教引领的国家里,很难出现,就算有了宗教,有了长年的宗教传统的国家里,也从来没有一天实现过,我们更多的概率可能会永远生活在中国的国度里,所以说在面临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还是建议大家去看书,去看看好像也是我们广西师范大学出的。去读读张居正和海瑞。

提问8:
路老师您好。我在网上看到您的一条微博。

路一鸣:
大家能听清他的话吗?他在转述我的一个微博,我也是转的别人的,我给大家重复一遍就清楚了。一个新搬来的楼里有很多新的租户,突然停电了,有个小女孩敲邻居的门问,阿姨,您家里有蜡吗?这个阿姨很不耐烦,就说没有,正要关门的时候,小女孩说,就知道您没有,妈妈让我给你送两盒蜡来。

提问8:
我想问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有这样的恶意去揣测别人呢?什么原因让我们现在变的冷漠了?有什么能让我们在心中重新种下善的种子?

路一鸣:
对,这样冷漠的事实我们不能接受,我虽然转了这条微博,但是我甚至觉得这个故事编的,因为现在很少有家长放心让自己的孩子去敲邻居家的门,但是这些我都把它当成寓言来传播,伊索寓言也是编的,但是它给我们很多启示和道理。是什么时候我们开始提高了警惕、拒绝了别人提供的好意了呢?因为这个社会上利用别人的善心去作恶的人多了,而这样的行为又借助了现代媒体的传播以后,让我们不寒而栗。我在暑期结束的时候还发起了一个倡议,我们看到有很多从火车站、公共汽车上下来的大学生们,他们拎着很重的箱子,我们都去帮他们提箱子,好像那一条有一千多次转播,几百条的评论,截然相反的两派,有人说我受过这样的帮助,我很感激那个人,我到现在都忘不了他帮助我时我那个狼狈的样子,我都忘记了问他叫什么,我会感激他一辈子。有的人说,我帮助过别人,别人把我当成小偷了。还有律师给我回帖评论说,你这个是让无辜的人冒着被侵犯权利的风险去帮助别人,你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一个法制频道的主持人,你太不负责任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见。
反对我这个提议的人,他们的感受是他们曾经被拒绝过,或者是他们害怕别人抛过来的冷眼,害怕被拒绝,害怕体会到那种冷漠。支持我的人是真的体验过的,被别人帮助过的,也有帮助过别人觉得自己收获很大。问题就在这,这是跟我刚才讲的情绪紧密相关的,如果我们遭了一次别人的冷眼,我们感到委屈,我有好心,为什么没有好报呢?我们会有负面的情绪,他的变量是别人对我的伤害、冷眼。这个变量的值有多大?一次被误解给我带来的伤害有多大?因为被误解,因为恐惧被误解,所以我要对这个世界说不,我要对我周围的人都保持距离,都保持冷漠,我也不去帮你,你也别来帮我,这不就是我们控诉的社会吗?我们不愿意承受哪怕一点点的委屈,不愿意用自己坚持的行动,去让对方相信自己的诚意,我们连这一步都不愿意迈出去,这一点责任都担当不了,我们有什么资格去要求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后来我跟一个人做过反复几次的互相评论,他就说我就特别害怕,有一次一个老太太就总盯着我,防备着我,我就是不拉她的箱子他也盯着我,我觉得我就是受了莫大的委屈。我就问他,你的委屈有多大,你后来有没有真的帮她拉箱子?他说后来他终于相信我了。对,你跟他解释了吗,你不是要拿他的东西?他说我没有解释,我说你就算是解释了,她也不会相信,但是你会用行动让她相信你,而这个行动完了,如果你坚持帮她走完了这段楼梯,这个行动结束了,这个事件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结果会陡然不同。你付出了多少,这个付出有那么值得我们在意吗?如果我们连自己都改变不了,我们凭什么要求这个世界改变,这就是我的回答。

罗知颂院长:
谢谢!今天下午真的没有想到未来中国路博士的这一场演讲能够让我们广西师范大学激起了一次思想的波澜。你看未来中国的广告词:传递思想,分享生命。传递思想首先要创造思想,创造思想一定是你自己的思想,那这个思想从哪里来的?我看刚才提问阶段,同学们肯定有很多的感受,我们现在都想得很大:使命、责任、道德、制度,实际上把话说白一点,我能把握的首先是我自己。我是谁?我干什么?我怎么去做?至于别的什么事,说实在的,老人倒地该不该扶?红十字会怎么了?如果汶川、玉树再发生这样的地震,你还会去捐款的,为什么?这个是我们这一个民族,每一个人最容易被唤起的那一点道德和责任。今天我们丝毫不去怪提问的同学,他们提的问题好像思考得不是那么完美,考虑得不是很够,都无所谓,为什么呢?因为创造思想的过程谁都是从青涩开始的。路一鸣博士今天是开了一个头,就是未来中国已经开始走进了广西师范大学。我们当然期待有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同时我们在网络这种这么广阔的交流中,我们还可以有更多更多的渠道来交流思想。但是我觉得其实分享生命的意义,还是要从我们自己、从最小的事情开始做起。我们现在的是非善恶的判断太直接了、太敏锐了,我再补充刚才路博士一句,你现在到飞机场到火车站去,是制度提示、民警提醒,不要把行李交给陌生人,但是你自己可以不可以做?你能不能做的让人感觉到你是真诚的?我们欢迎路一鸣博士和未来中国的许许多多的优秀导师们经常到广西师范大学来,也希望路一鸣博士为广西师范大学的同学们题词,勉励大家。

路一鸣:
我给大家留的言是“感悟生命,精彩生活”。这8个字要是做起来很不容易。感悟生命,除了感还要有悟,同学们感受力特别强,特别敏感,对这个社会的不公正现象特别有情绪,悟的功夫下得还不够,感悟了生命生活才能够精彩,否则愤青就会变成了愤老。因为确实没有时间了,但是再多的时间也回答不了所有的问题,大家可以在网上给我留言,我可以跟大家做进一步的讨论。

(责任编辑:林路青)


上一篇:未来中国·领军人物大讲堂走进广西师范大学 同学来信   下一篇:未来中国·领军人物大讲堂走进长沙AIESEC 同学来信
来源:      时间:2011/11/29 13:29:59
组织简介 | 联系我们 | 新闻中心 | 解惑平台
本网站设计已受版权保护,任何公司及个人不得复制,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特此声明。
Copyright 未来中国助学联盟.,Ltd.All Rights Reserved.Tel:010-81718590
京ICP备:京ICP备09038826号 公安部门备案编号:110101003115号